“‘濕’情畫意 萬物共生”|通源環境助力SEE基金會第九屆安徽自然嘉年華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
2025-10-28
秋意正濃,濕地如畫。2025年10月24日,一場聚焦濕地保護與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盛會——SEE 基金會第九屆安徽自然嘉年華在合肥盛大啟幕。本次活動由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合肥市生態環境局、SEE 基金會與合肥植物園聯合主辦,以“‘濕’情畫意 萬物共生”為核心主題,將科普知識、藝術表達與公益行動深度融合,為市民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的自然體驗盛宴。

作為長期深耕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領域的專業公司,通源環境已連續9年參與并大力支持安徽自然嘉年華活動。這一持續的行動,不僅是公司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直接體現,更是其推動公眾環保意識提升、助力生態保護事業發展的堅定承諾。從首屆嘉年華至今,通源環境始終與主辦方并肩,以實際行動為生態宣教工作注入力量,讓環保理念通過活動觸達更多人群。
SEE基金會自然嘉年華:一場與“野生鄰居”的邂逅
本次安徽自然嘉年華并非孤立的生態活動,而是雙重重要身份的承載者——它既是合肥濕地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宣教系列活動的關鍵一環,也是“2025 看見我的野生鄰居議題公益節合肥站”的核心組成部分。
活動現場以多元互動形式搭建起人與自然對話的橋梁:在自然觀察環節中,參與者得以近距離探尋濕地動植物的生存奧秘,親身感受生命的靈動與鮮活;生態游戲環節則打破傳統宣教模式,以趣味體驗為載體傳遞環保知識,讓青少年在輕松玩樂中深刻理解生態平衡的重要價值;主題展覽通過圖文展板、生物標本等豐富形式,系統呈現合肥濕地生態現狀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階段性成果,直觀展現生態保護的意義;互動工坊更邀請專業人士現場指導,市民在親手參與生態手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了與自然之間的情感聯結。


活動期間,SEE基金會一方面向濕地友好社區、友好單位、友好校園表達誠摯謝意,向長期深耕生態領域的先鋒公益伙伴及優秀社會組織致以崇高敬意;另一方面,對2025年度優秀志愿者、SEE星級志愿者進行隆重表彰,SEE基金會專項管理委員會副主席代表、通源環境副總經理徐本勇作為頒獎嘉賓代表上臺為獲獎集體與個人頒發榮譽證書,以此肯定他們在生態保護事業中付出的努力與作出的積極貢獻。此外,通源環境志愿者代表也上臺發聲,聯合發表《合肥鳥類友好城市建設倡議》,為推動合肥地方生態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在壓軸的啟動環節中,現場嘉賓共同上臺正式啟動本次安徽自然嘉年華,為整場活動按下“開始鍵”。


整場嘉年華通過豐富多元的活動形式,尤其為青少年群體打造了認知自然、熱愛自然的專屬平臺,有效推動了生態保護理念在公眾中的普及與深化,為合肥濕地保護與生物多樣性建設奠定了更堅實的社會基礎。
通源環境:科技賦能生態,責任引領未來
“‘濕’情畫意 萬物共生”,這一活動主題不僅契合當下生態保護的核心需求,更與通源環境長期追求的美好愿景高度一致。在日常業務中,通源環境在固廢綜合治理、污水處理與水環境修復等領域的技術實踐,始終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核心理念,通過科技手段解決生態環境難題,助力修復受損生態系統。面向“十五五”規劃與“雙碳 戰略目標,通源環境更在積極拓展新賽道,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并深入研發零碳、負碳技術,構建起“環保 +‘雙碳’”1+1 發展模式,推動企業從傳統的環境治理服務商,向綠色低碳綜合服務提供商轉型升級,以更強的技術實力支撐生態保護與低碳發展雙重目標。

參與本次自然嘉年華,對通源環境而言,既是一次品牌與公眾的溫暖對話,更是將企業技術理念與社會公益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與此同時,當天在北京舉行的“綠色未來 你我同行”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2025年度答謝會上,為表彰通源環境在環保公益創新道路上的突出貢獻,特別頒發了“2025 年創新貢獻獎”。這一獎項不僅是對通源環境9年堅守的認可,更是對其以科技賦能公益、以責任引領生態保護行動的肯定。通源環境深知,環境保護并非一蹴而就的短期任務,而是需要長期深耕的事業——真正的生態變革,不是瞬間的“閃電式”突破,而是細水長流的堅持與積累。唯有秉持“科技向善、生態共情”的理念,才能切實履行“守護地球家園” 的使命。



如今,第九屆安徽自然嘉年華已圓滿落幕,但活動播下的環保種子,已在更多市民心中生根發芽。未來,通源環境將繼續秉持“責任鑄就 境善境美”的核心價值理念,以更先進的科技力量守護綠水青山,以更堅定的責任之心參與生態保護事業,為共建美麗安徽、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更多企業力量。
上一頁
上一頁: